2024年2月,根据维科网储能跟踪统计,共计完成了46项储能系统、EPC(含设备)和直流侧采招工作,超240条招投标报价,总规模达3.7GW/9.8GWh。2月份春节长假不影响储能市场的强劲势头,当月完成的采招规模达到了1月份双倍规模。
规模持续高增背后,储能系统报价却稳步下行,储能电芯价格承压,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储能行业的确‘内卷’,但我认为储能市场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发展进入阵痛期,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公司能通过差异化发展成长起来。”这是德赛智储销售与市场部高级总监邵嘉对储能行业发展的研判。
对话德赛电池邵嘉:对每一块电池负责,用优质赢下长跑
德赛智储销售与市场部高级总监邵嘉
作为国内锂电池制作领域的先行者,低调的德赛电池近年来投入非常大的资源来构建储能电芯、PACK到系统的一站式交付能力;储能产品的出货量逐年攀升,在国内外业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何跨过阵痛期?安全与质量缺一不可
回顾2023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22.60GW/48.70GWh,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储能行业依然处在高速发展期。国家也在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鼓励和帮助储能行业健康发展。
不过,过万企业涌入、电芯产能过剩、价格战等发展形势,让不少储能公司对行业发展前景陷入担忧。2024年激烈的竞争是每个储能公司都要面对的现实,尤其是电芯公司。作为行业老兵,德赛电池是怎么应对的?
“过去两三年时间储能行业的确出现了快速扩张、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等现象,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行业会出现整合。储能后续发展市场会更加健康,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邵嘉指出,在这个行业的“阵痛”期,拥有核心产品,核心技术,雄厚的研发实力以及优异的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差异化发展,抓住行业的机遇,健康成长。
目前,德赛电池已经在惠州和长沙布置了两个生产基地,覆盖从电芯、模组、PACK、簇到系统集成整个产业链,产品线齐全。
面对行业的竞争现状,德赛电池也给出了应对策略:“对每一块电池负责”、用优质赢下“长跑”。
“对每一块电池负责”是德赛电池对储能安全的重视。邵嘉表示,产品的安全性是所有储能用户的第一考虑因素。公司服务全球一线品牌客户多年,这些客户对于物料选择,生产工艺,品质管控,及时交付,售后服务,安全管理等各方面都有着严苛的要求。德赛极其重视产品安全,在过往20多年没有产品安全事故。“对每一块电池负责”的口号,也透露出德赛电池的底气。
为市场化服务的落脚点是质量,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在邵嘉看来,虽然目前储能市场还是政策驱动,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等效应用系数还不高。但是储能的应用终将走向市场驱动。客户对于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转换效率的要求会越来越明确。因此,“优质的产品是在储能行业在‘长跑’的过程中胜出的重要因素。”邵嘉强调道。
数智化强化储能产品能力
储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最终落脚点在研发和生产制造环节。
目前,储能电芯产品有往大容量方面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研判,德赛电池通过技术及材料创新开发了314Ah储能电芯,兼具高容量、高能效、高安全、长循环的优势。标称容量314Ah,实测容量均值>324Ah;能量密度高达178Wh/kg;能量效率≥95%;且100%通过针刺、热失控测试;25℃标准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
此外,德赛电池还围绕“高安全、高能效、长时效、长循环”等趋势,量产或即将量产1P及以上高功率调频电芯、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电芯、100Ah的户储用电芯、宽温域应用电芯,在研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的钠离子电池等。据透露,68Ah和200Ah的钠离子电池预计在第一季度可达到量产条件。
而在储能系统生产制造环节,德赛电池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搭建储能系统自动化产线,保证产品的高安全和质量。
德赛电池自动化产线
具体来看,在制造前端系统方面,德赛电池有独立的智储SAP系统,适应各种业务模式及跨工厂交易平台,物料先进先出及期限管理的智能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完善的供应商送货预约,直发直提的SRM系统(供应链管理),正在推进导入智能排产的T-1生产管理系统。
在制造现场方面,德赛电池采用完善的全制造过程数字化管理的MES系统(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制造全过程数据追溯监控管理等),为实现更智能的数字化现场进一步完善自动SPC管理功能,大数据分析自动识别&预警风险。
2022年,德赛电池开始逐步升级智能制造的线体及工艺,重点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焊接工艺升级,自动化率提升,视觉检测系统导入),未来持续的升级推进制造要素自动化,智能化,继续优化过程数据及参数管理&大数据分析能力及自动FeedBack功能,其次储能强电安全管理的工艺及线体基线同步升级。
因此,基于从生产前端智能系统到后端的数字化管理打造的智能制造工厂,德赛电池得以提高制造交付/品质保证能力,整体提升储能制造的竞争力。
从户储到工商业,代工与品牌双线掘金市场
与大部分电芯企业不同,在多年技术沉淀下,德赛电池已具备从电芯、模组、PACK、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这与德赛电池的海外业务密切相关。邵嘉向维科网储能介绍,“德赛电池储能业务其实开始得比较早,更多的是通过帮我们客户的代工业务而进行的,而且这些客户都是国际和国内的一线大厂。”一线大厂的高要求也让德赛电池的储能产品有了更高的起点。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代工业务让德赛电池对海外市场有比同行更深入的了解。“在户储业务这块,基于我们现有的业务模式,我们还会继续现在的业务模式,并没有打算用德赛的品牌去做户储产品,避免与客户形成竞争。”邵嘉指出,德赛自己品牌的产品更多关注海外市场工商业储能和大储的业务。
德赛电池储能系统展示
2023年,德赛电池频繁在海外展会亮相。2023年6月,德赛电池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智慧能源展;2023年9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德赛电池携自研储能电芯和储能全系列产品首次亮相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此外,德赛电池还规划设置海外办事处,发力全球储能市场。
通过展会、办事处等方式,德赛电池海外业务拓展上也有新的收获。邵嘉透露,德赛智储近期和土耳其的Vestel Komünikasyon Sanayi ve Ticaret A. ., 在土耳其马尼萨Vestel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跟海外的客户通过深度合作绑定,在海外发现适合公司发展的落脚点。通过跟客户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渠道,在市场上进一步拓展业务,更多地关注工商业储能和大储的市场。
据邵嘉介绍,目前德赛电池的储能系统针对工商业侧的主打产品有100kW/215kWh储能一体机、344kWh直流柜,针对源网侧的则是3.35MWh以及5MWh集装箱储能。
具体来看,5MWh的集装箱储能系统,采用104S大电池包设计,不但使成本下降34%,而且可实现肩并肩、背对背摆放,使整个储能电站占地面积减少40%以上,大大减少了储能电站的投资成本。另外5MW的集装箱实现了全尺寸的20尺标箱设计,可满足海运要求。
针对2024年储能市场的特点,德赛电池接下来的重点发展策略是什么?
邵嘉告诉维科网储能,“德赛电池会利用自己全产业链管理,产品线和业务模式丰富的优势,对于不同应用市场进行拓展。新能源配储的订单量大,但是价格偏低,项目周期较长。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新能源配储业务来维持整体出货规模。”
而工商业储能方面,由于这块业务利润率相对较好,是储能行业努力争取的业务。在确保产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德赛电池会通过与商业伙伴的合作,扩大市场拓展的力度和广度,争取更多的工商业储能项目订单。
户用储能的OEM/ODM业务,德赛电池已经有一批忠实的大客户和良好的基础,今年会继续扩大户储OEM/ODM业务的规模。